溝子垻

溝子垻(臺灣閩南語:Kau-á-puè),或寫作溝壩,是台灣雲林縣斗六市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,位於該市西南部。相較於今日行政區,其範圍大致包括崙峰里西南端、龍潭里 ...

溝子垻

溝子垻(臺灣閩南語:Kau-á-puè),或寫作溝壩,是台灣雲林縣斗六市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,位於該市西南部。相較於今日行政區,其範圍大致包括崙峰里西南端、龍潭里南端、久安里東南部凸出部分外圍、江厝里、溝垻里、三光里,以及斗南鎮的將軍里東北部接近新厝子聚落地帶。[1][2][3]

頂柴福德宮

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,溝子垻地區為一街庄,稱為「溝子垻庄」,隸屬於斗六堡。該庄北與九老爺庄、大潭庄、大崙庄為鄰,東與水碓庄、庵古坑庄為鄰,南邊及西南邊為溫厝角庄,西邊為新庄。[1]

1901年(日治明治三十四年)11月,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,該庄隸屬於斗六廳。1903年(明治三十六年)6月,該庄編入「斗六區」,隸屬於斗六廳。1909年(明治四十二年)10月,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,斗六區改隸屬於嘉義廳。1920年(大正九年),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,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,該庄改制為「溝子垻」大字,隸屬於臺南州斗六郡斗六街。[4]

戰後斗六街改制為斗六鎮,隸屬於臺南縣,大字亦改制為里。1946年8月,斗六、林內分治,本地區仍隸屬斗六鎮。1950年10月,雲、嘉、南分治,斗六鎮改隸屬雲林縣。1981年,斗六鎮升格為縣轄斗六市。

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溝仔垻、江厝仔、瓦厝仔、新厝仔、頂柴裡(頂柴)、下柴裡、枋橋(板橋)等,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。[1]此外,本地區尚有廖廍仔聚落。[2]

台鐵縱貫線是台灣西部南北鐵路幹線,大致以東北—西南走向轉東北微東—西南微西走向再轉東北—西南走向經過溝子垻地區西北部邊界外不遠處。東北側最近的車站是斗六車站,屬一等站,除部分普悠瑪號、自強號外,其餘列車皆停靠;西南側最近的是斗南車站,屬二等站,停靠部分自強號及全部的莒光號及區間車。由此等可前往台鐵沿線各站。[1][5]

省道台78線即「東西向快速公路-台西古坑線」,是雲林縣境內的東西向快速公路,大致以西微北—東微南走向繞大彎轉西南西—東北東走向經過本地區中部,並於本地區東側邊界省道台3線交會處設有古坑交流道。由此向西微...

相關分類資訊

雲林縣【縣立久安國小】各年級有幾班?專任教師有幾人?

以下是雲林縣【縣立久安國小】最新校別資料,包含縣市名稱、鄉鎮市區、學校名稱、班級數、學生數、專任教師數、職員數等:學...

雲林縣【縣立溝壩國小】各年級有幾班?專任教師有幾人?

以下是雲林縣【縣立溝壩國小】最新校別資料,包含縣市名稱、鄉鎮市區、學校名稱、班級數、學生數、專任教師數、職員數等:學...